社區領航者?? 群眾貼心人
—記古丈縣人大代表、古丈坪社區黨總支書記 劉立新
古丈縣古陽鎮古丈坪社區,一個充滿人間煙火的地方,一塊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熱土。這里有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的身影經常穿梭于社區的大街小巷,他的故事傳頌在百姓的口中心間。他就是連續四屆任縣人大代表,任古丈坪社區黨總支書記的劉立新。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世界。
一、扎根基層,矢志不渝,用心服務社區居民
???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1964年出生的劉立新,早年在建筑公司、電力公司工作。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大力發展私營經濟的春風吹進古丈這個山區小縣。頭腦活絡的劉立新同志于1995年創辦了“留心汽車修理廠”,這在當時算是一大創舉,汽車修理廠不僅生意紅火,門庭若市,而且還安置了25名下崗職工再就業,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不久“古丈縣棲鳳湖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也就水到渠成建立起來了。
時間來到2007年,在“汽修廠”“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生意如火如荼之際,劉立新同志被選為縣人大代表,兩年后又當選為古丈坪社區黨支部書記,主持社區工作。新的工作崗位為他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社區的和諧穩定、黨和政府的重視,群眾的殷切期望,這一切就成了縈繞在劉立新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印記。經過長時間的思想斗爭,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決策,他毅然決然的放棄自己經營效益良好的兩個企業,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區的各項工作中,將自己的命運和社區2916戶、9841人放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矢志不渝、無怨無悔。
十多年過去了,古丈坪社區的各項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今,如果說古丈坪社區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無凝,劉立新就是那一抹最為耀眼的色彩?!皠涍@人踏實、尊老愛幼,哪家有事,他都會熱心幫忙,任勞任怨?!边@是84歲的老黨員向桂發對劉立新的評價、褒獎之情溢于言表。
古丈坪社區成立于2003年,是該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區面積1平方公里,管理了大半個縣城,這里常住居民2916戶、9841人,流動人口3199人,由于社情民情相當復雜,劉立新常年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社區群眾親切的稱之為“新哥”。社區有個退伍軍人劉朝軍,他十六年如一日照顧生病臥床的女兒,十六年堅守父愛不離不棄。劉立新聽說后,多次上門送錢送物,利用不同的機會為他拉來贊助。社區有位80歲的孤寡老人黃東耀。劉立新幾乎每周都要去探望,老人的吃穿行,都被他“承包”了,直到老人2023年7月去世,老人的喪葬后事全部由他負責,按照老人的遺言,將老人的骨灰拋撒好。類似被他照顧的居民還有不少,深得居民信任。社區居民白事都請他主持操辦,他每年還資助幾戶困難學生讀書、就業。在劉立新的帶領下,社區成立了幾個“為民服務小分隊”,他親自帶頭,無論炎炎夏日,還是寒冷冬夜,只要居民有需求,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記得2018年的冬天,社區有位孤寡老人家中水管爆裂,劉立新得知后,立即帶人趕到現場,親自上手修理,確保老人生活不受影響。特別是新冠疫情期間,劉立新同志確實是無日無夜上門摸排、細致解說、宣傳教育。特別是在三道河廉租房小區的摸排中,劉立新發現一名叫石林新的老人屋外放有一尼龍袋裝的廢棄口罩。經了解得知老人是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平時以撿垃圾、收廢品為生。老人認為口罩還可以用就撿了回來,但疫情期間,廢品店不營業,只好收集堆放在過道、走廊,致使整個樓層臭氣熏天、異味嚴重。劉立新當場對其進行了說明、勸導,并銷毀了口罩,及時排除了隱患。事后,老人也是感激不盡。整個防疫期間,劉立新組織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等組建了30余人的“突擊隊”,累計排查8051人,發放宣傳資料3500余份,排查出有湖北旅居史人員51人,移交縣直及鎮、村重點管控14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年來,劉立新同志被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授予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并先后獲得“湖南省孝親敬老之星”;“湘西州社區建設先進個人”、“湘西州五一勞動獎章”、“湘西州勞動模范”、州工商聯優秀會員”;獲“古丈縣經濟發展貢獻獎”古丈縣優秀共產黨員”、“古丈縣優秀人大代表”等縣級獎勵無數。
二、履職盡責? 為民代言? 肩負使命敢于擔當
???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劉立新同志深知自己肩負責任和使命。在履行代表職責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傾聽群眾呼聲,積極為民代言。在連續四屆擔任縣人大常委會代表期間,他提出的建議和議案涉及到社區治理、民生改善、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為推動社區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心系群眾、關注民生。劉立新同志自當選代表的那一刻就十分關注社區居民需求,了解群眾所想所盼。他深感作為人大代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自己加強學習,積極履行代表職責的同時,參政議政,廣泛聯系居民群眾,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轄區居民解決實際困難,為社區居民辦事親力親為,他積極主動反應社區民情民意,為社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勤勉敬業,擔當作為。一方面劉立新同志自任職以來認真學習、忠實履責。他積極參加縣鎮人大代表隊的法律法規培訓,掌握《憲法》《選舉法》《代表法》法學知識,掌握人大代表履行職責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是“熱心為民辦好事,心系百姓辦實事”的群眾意識,心系大局,服務發展,善始善終參加縣、鎮人大的活動,參與縣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規劃、城市背街小巷道路硬化、亮化,縣城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調研,并結合本社區的實際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他十分注重收集民意,了解民愿;他平均每月接待居民來訪120余人次。他提出的《關于加強保護古陽河內生態環境資源的建議》,《關于更換縣城居民戶籍及住戶門牌號的建議意見》《關于鞏固五社聯動成果、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等多個意見和建議均被評為縣“優秀人大代表建議意見”并予以采納,劉立新本人多次被評為縣優秀人大代表。
改革創新、敢于突破。一是在基層治理中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在政策倡導與法律保障方面,劉立新作為人大代表積極參與主動介入,深入調研和了解社區治理的實際需要,積極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推動相關法規的完善,為社區治理提供法律保障,確保各項政策得到有效執行;在能力建設和人員培訓方面,劉立新利用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并積極引入外部資源參與進來,為社區治理提供幫助和支持;在居民參與和宣傳推廣方面,劉立新以人大代表的名義與人民群眾密切溝通聯系,了解他們的訴求、需求,引導群眾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同時還通過各種渠道宣傳社區治理的理念、成果,增加群眾的認同感、歸屬感;通過創新聯動機制,社區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古丈坪社區被省民政廳授牌“2023年全省基層治理創新試驗單位”?!度嗣裾搲贰度嗣裰选贰缎潞稀贰都t湘西》等新聞媒體多次進行報道。二是在環境治理中,擔當作為,讓社區環境煥然一新。按照國家建設文明城市要求,著力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努力提高居民素質。古丈坪社區在劉立新代表的帶動和推動下,積極參與和改建基層治理設施建設,一是多方籌集資金,排除各種困難、維修社區沿河風光帶和公共廁所等,極大的改善社區環境。二是積極參與災后重建、綠化、美化公路、街道建設,積極參與縣城文明創建工作,開展“垃圾桶換顏上崗,為雙創助力添彩”活動。社區共投放280個分類垃圾桶,把“新時尚”變成“新習慣”。他親自規劃設計,親自動手帶領社區居民開展環境整治,種植花草樹木,使社區環境煥然一新,社區居民宋大爺說:“以前小區臟亂差,現在變成文明小區,多虧了劉書記”。三是在基層服務中,以人為本,把黨和政府的人文關懷送給千家萬戶。當今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的時代,社區養老是時代發展的趨勢,為了籌辦古丈坪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劉立新時常穿梭一線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71歲的劉光翠老人因肢體殘疾,導致家庭缺乏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收入微薄,因而踏上上訪之路。劉立新了解到劉光翠老人是改制企業未安置的職工,于是劉立新主動找到有關部門,協助解決了這一問題。此后,劉光翠老人千恩萬謝再也不上訪了,安心住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了解決社區孩子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劉立新同志積極協調資源和縣幼兒園合作,在社區負一樓舉辦了“媽媽學?!膘`活舉辦“四點半課堂”,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這樣社區的綜合照料中心就成了“一老一小”溫暖歸宿。黨的政策溫暖、政府的人文關懷就通過社區這個窗口像太陽一樣照耀千家萬戶。
三、黨建共建? 凝心聚力? 示范引領效果明顯
劉立新同志自擔任縣人大代表并任社區總支書記以來,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十多年來,他堅持把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持續激發基層黨組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社區事業高質量發展。
組織建設堅強有力,戰斗堡壘夯實筑牢。社區始終將“三會一課”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基石,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社區有居支兩委成員8人,黨員135人,每年發展對象1名,積極分子2名,后備干部2名。組織生活正常,班子團結夯實,工作制度健全,陣地建設規范,先鋒模范作用凸顯,社區先后獲評國家級獎勵“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科普示范社區”以及省級“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
組織生活深耕細作,“三會一課”與時俱進。為了加強黨員管理,社區常年對黨員實行“積分制”管理?!胺e分制”就是要求黨員干部把老百姓煩心事、揪心事當成自己的分內事,一件一件的去做,一分一分的去積,把鮮艷的黨徽散落在人民群眾的沃土中,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實現了組織生活制度化安排、規劃化管理、長效化監督和創新化發展。新時代的“三會一課”也不斷與時俱進,除了傳統請抗美援朝老戰士、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上微黨課外,還創造性地把黨員全部帶到延安革命老區“感受紅色情懷、追憶革命精神”;歷時三年,四易其稿,精心組織編寫《中國共產黨古陽鎮古丈坪社區組織簡史》,讓全體黨員深刻領悟黨的初心和使命。
黨建賦能有力有效,基層治理創新發展。一是帶領社區居民集資興建綜合服務樓,使社區辦公面積大為改善,由原來的650平方米增加到1965平方米,固定資產對外出租每年收益30萬元,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由原來的18.1萬元增加到108萬元。有效解決社區經費不足運轉困難的問題。二是社區成立集散勞動力服務中心,場地面積41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人集中。2023年社區升級改造為標準化零工市場,市場設備齊全,冷暖空調、書籍、桌椅、招聘用工信息、技術特長、職業介紹一應俱全,2023年被湖南省工會授予“百優驛站”稱號。三是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新模式,從2022年7月到2023年9月開展為期一年多“五社聯動”實驗試點工作?!拔迳缏搫印币暂爡^三只支部為堡壘,135名黨員為“旗幟”,匯集五種社會力量,建立關愛服務體系,先后開展五次“點亮微心愿”活動,共投入48萬元,讓社區286個家庭515人的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殘疾人、老年人、困難居民等不同程度的得到幫助和關愛,同時還創造性創辦了社區信息化智能處理系統,該系統不僅可以掌握社區居民動態,而且還為社區弱勢群體接受幫助提供一個平臺,為縣城廣大愛心人士獻愛心提供一個渠道。四是建立普惠制關愛體系,使社區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社區建立失業人員信息管理平臺,登記人員391人,積極向縣直部門爭取公益性崗位116個,社區主持成立了家政和保潔兩個服務公司,先后安排100人就業,每年為社區集體經濟還貢獻12萬元。社區為480人解決最低生活保障。自2021年來,共為低保、殘疾、困難家庭發放幫扶資金510余萬元。使社區的不同階層,都能享受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紅利,都不同程度的有獲得感、認同感,從根本上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劉立新的故事不僅僅是一段個人奮斗的歷程,更是一部生動的基層治理實踐教材,他既是社區的領航者更是群眾的貼心人,他的身影是社區最堅實的依靠,他的行動、是社區最溫暖的力量。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偉大源于樸素的堅持,成就來自平凡的積累。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看到了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人生的壯麗篇章。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種子,只有在為人民服務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才能開出最絢爛的花朵。
(作者??古丈縣司法局?向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