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娟,女,苗族,現任古丈縣一盞清茶葉專業合作社法人,古丈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致富扶貧路上遠近馳名的創業女能人,她熱愛家鄉,醉心于家鄉茶文化,她先后被授予醉美湘西茶農、優秀民營企業家等稱號,帶領企業多次取得“湖南名優茶評比金獎”“湖南紅茶亞太茶茗大獎峨眉山國際評比大賽金獎”“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正是因為生在茶鄉,長在茶鄉,她的創業之路與家鄉的茶葉一路相依。自2013年開始獨立創業以來,她踏過大江南北,嘗遍辛酸苦楚,湘西人特有的“倔”勁讓她堅持了下來,憑借一腔熱血和無數汗水完成了從二十萬到兩千萬資產的致富佳話。
她自小就在茶葉熏陶中長大,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茶農,每年清明前后是家中最為繁忙勞碌的時刻,她和兄弟姊妹們一起幫助父母采茶,青綠色的芽尖在指尖躍動,茶葉與她天生就有一份親近感。也是這份親近引導了她接下來的創業之路,2008年到2010年,她在古丈縣茶葉公司工作,在此期間她認真學習、腳踏實地,積累了豐厚的茶葉銷售相關知識。之后她回歸家庭3年,這3年也沒有閑著,只要是做茶葉生意的親朋好友收購鮮葉時總是找她參考,因為她是個遠近聞名的茶葉通。
2013年,是精準扶貧號角吹響的伊始之年,在這一年陳小娟開始了她的創業致富之路。她先是在古丈縣茶葉一條街上開啟自己的商鋪,春日伊始,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叫賣的人們和一摞摞、一包包的茶葉鮮葉,這如火如荼的現場讓她不禁思考,為什么不直接到鄉下從鄉親手中收購茶葉呢?說干就干,她直接驅車前往紅石林鎮的河南村,這里不僅是她丈夫的老家,種植茶葉的面積廣、歷史更是悠久。誠如她所想,從農戶手中直接收購的茶葉不僅品質優良、價格低廉,更是為廣大茶農省下了一筆不小的交通成本。
“茶農的積極性這么高,那如果我就地建廠呢?”陳小娟無數次問自己,她的丈夫并不支持她的想法,在他眼中,這是沖動之下的異想天開。陳小娟身上那股“倔”勁又上來了,盡管當時她手上的資金加上東拼西借只有20來萬元,他卻義無反顧的開始了建廠的籌備工作。之后她的生活就像開啟快進鍵一般飛馳而逝,她踏遍祖國大疆南北去考察、調研,汲取茶葉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茶葉培管及加工技術,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3年的蟄伏, 2016年,她終于在紅石林鎮河南村建起了自己的茶葉加工廠,還獲得了茶葉機械代理的資格。
創業之路并非一路坦途。2018年,湘西州內茶葉市場已經臨近飽和,茶葉產量高卻沒有銷路,而綠茶品種又是時令性很強的農產品。所幸縣為縣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牽頭,舉辦了茶博會、茶旅節,讓陳小娟這樣的大戶到全國各地參加茶葉展銷會,雖然一路艱辛,但是收獲頗豐。她通過自己向上級職能部門積極爭取資金與自籌資金相結合的模式,開啟綠色管培,給村民發放安裝殺蟲燈50余盞,發放殺蟲黃板2000余片,發放茶葉有機肥料50余噸,將傳統炒茶技法與尖端科技相輔相成,產業規模迅速達到2000余萬,帶動周邊300多人脫貧致富,她帶領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通過示范帶動,進一步推動茶葉綠色管培的發展,為區域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和建立現代農業生產模式作出貢獻。
一路走來,鄉親們是她最堅實的后盾,致富不忘鄉親是她的初心,自當選為古丈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后,陳小娟利用自己的茶葉企業,進一步做好人大代表結對幫扶工作,她克服困難,幫扶紅石林鎮坐龍峽村、科布車村、白果樹村的30余戶建檔立卡戶,盡全力履行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她作為農民出身的縣人大代表,對農民心懷感激和敬畏,借助鄉村振興政策東風,帶動四里八鄉茶農走茶葉綠色培管之路,她的茶葉廠與古陽鎮排若村,紅石林鎮河南村、坐龍峽村、科布車村、白果樹村深度合作,直接派收購車輛上門購買鮮葉,讓茶農無需經過路途的顛簸即可獲得收入,穩定了104戶監測戶的收入,304名監測人員產業銷售和技術指導得到保障。
陳小娟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時刻謹記“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她認真聆聽人民群眾的心聲,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提出有效的建議意見,立足本職工作,努力發揮代表作用,當好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用無限的激情和不懈的努力回報社會,闖出了一條茶香悠悠的新時代致富路。